
盘点丨那些 AI 公司悄咪咪上线的产品(十五)
盘点丨那些 AI 公司悄咪咪上线的产品(十五)老朋友们,久违! 让我们来看看大厂们最近又有什么新的动作!
老朋友们,久违! 让我们来看看大厂们最近又有什么新的动作!
「小红书 × Google 夏日黑客松·出海专场」共有 463 位开发者报名、提交了 100+ 个项目,上周末在 AI Hacker House 举办了 48 小时的决赛。
在大多数人还在讨论AI如何影响白领工作时,一家叫Topline Pro的公司已经悄悄拿下了2700万美元的B轮融资,专门为美国的蓝领创业者们打造AI驱动的商业操作系统。这不是什么遥远的科幻故事,而是正在美国50个州同步上演的商业革命。
人类对 AI 安全的担忧由来已久。在图灵测试被提出以及达特茅斯会议正式定义「人工智能」之前,阿西莫夫就已经提出了「机器人学三定律」。
这阵子玩了不少 AI 应用,感觉大家都在卷一个事,让 AI 更强、更快、更全能。但聊多了会发现,无论模型能力多强,它们大多还像是解决问题的工具,在下一次对话里把你忘得一干二净。
只需要一句话或一张图片,就能生成360度全景3D世界。
8 月 13 日,Google I/O Connect China 2025——Google 开发者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。来自 Google 全球不同领域的专家,为中国出海开发者们带来 AI 驱动下的前沿技术、创新开发工具以及全球化平台的最新动态。
2025 年,人工智能的叙事已经不再靠“模型突破”来驱动,而是进入了“应用激战区”。 硅谷著名孵化器 Y Combinator 在官网上直言——“2025 年有望成为 AI Agent 之年。”
如果说 2023 年是 AI 的大爆炸时代,那么 2025 年就是 AI 宇宙中第一道光芒照亮黑暗的时刻。混沌初开的迷雾正在散去,基础性公司的星系开始成形,构建 AI 产品的最佳实践逐渐清晰,创业成功的模式也开始显现。
近年来,AI大模型在数学计算、逻辑推理和代码生成领域的推理能力取得了显著突破。特别是DeepSeek-R1等先进模型的出现,可验证强化学习(RLVR)技术展现出强大的性能提升潜力。